在社会学中,有一个著名的理论,是由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按马斯洛的理论,个体成长发展的内在力量是动机,而动机是由多种不同性质的需求所组成,人类的需求是分层次的,由低到高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自我实现需求。尊重需要得到满足,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社会满腔热情,体验到活着的用处和价值,从而激发一个人的自我实现需求,而变得更加积极主动,更富有创造力和求知欲。
现代企业发展离不开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发挥,员工是企业的根本,没有员工就淡不上生存与发展。企业管理是人际关系的总和,因此,如何通过企业管理提升员工积极性,激发员工创造性对每一个企业管理者来说都很重要。
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企业的经营管理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企业中“人”的地位正不断提高,企业开始要求员工更广泛、更积极地投入企业运作,并通过员工不断的学习和自身能力素质的提高,来达到企业繁荣和发展的目标,这种知识经济所倡导的管理模式,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即人本管理。所谓人本管理就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其实质是尊重人,使人得到全面发展、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把人的智慧和才能全部发挥出来,从而使管理效益趋于最大化,达到管理的目的。
许多企业都在关注员工的个人发展和心理需求,其实就是在开展人本管理,这种管理既不是人治化管理,也不是宽松化管理,而是既体现制度化,也包含人情味的人文管理,而这一切的开端首先是尊重员工。
一是尊重员工的人格,即尊重“个性”。对组织而言,员工的个性差异往往是创新的动力,因此充分重视和尊重员工的性格和情感才能充分发挥员工所有的技术、特长、才能利经验,从而创造效益,因此,企业要建立以人格为基本的、合理规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满足员工的人格尊严的需求。
二是尊重员工主体意识。所谓员工的主体意识,就是在对待员工与管理者、员工与机器没备、员工与企业规章制度等企业各方面的关系上,员工时刻都把自己摆在积极、主动的位置上。把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和组织最主要的资源,把实现组织目标和组织成员个人目标相结合,尊重员工的主体意识,挖掘人的潜力,调动员工的工作热情,才能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
三是尊重员工的利益诉求。利益均衡是企业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诉求,企业要建立利益沟通的机制,与员工才能取得协调一致,凶此要尊重员工的利益,了解员工的需求,满足员工的合理需求。
企业开展人本管理要首先建立、健全人性化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要尊重员工、依靠员工、引导员工、激励员工,发现员工的价值,挖掘员工的潜能,从而调动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那么从企业管理方式方法上应该有所探究。
首先,将管理制度与人性相结合。理性化管理强调管理的科学性,而人性化管理强调管理的艺术性。制度是理性化的体现,而保持弹性与灵活则是人性化管理的基本要求,所以管理者把握制度标尺的同时,也要保持弹性,将人性与制度和谐统一起来,在尊重员工的前提下制定制度,让人性化的关怀浸润在制度之中,这样才能实现有效的、现代化管理。
第二,培养员工主人翁意识。无论制订企业发展战略,还是决定职务任免,或者酝酿项目计划,广泛听取各层次员工意见可以增强员工归属感和向心力,从而激发出员工与企业荣誉与共的责任感,培养和提高员工参与管理的意识,能让员工切身感受到自己作为企业一份子应该得到的尊重。
第三,改善激励制度。企业的激励制度是激发员工主动性的重要方式。人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存需求,即物质需求。公司的薪资、奖励都是为了满足员工的该层次需求,员工只有在满足了“利己”需求时,才能变得积极主动,实现企业的团队融合,进而推动企业的发展。因此,企业一定要坚持把实现公平摆在重要位置,科学处理好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关系,尊重员工的利益。
第四,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企业组织形式向扁平化的方向发展,其管理的核心为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实现从线性思维到系统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转变,对个人及企业的知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构建完善的企业文化体系至关重要。
现代企业的成长要依靠市场拓展,也要依靠企业管理,外力与内力的合力才是企业发展的动力。要提升企业内力就要优化企业管理,而人本管理在本质上是以促进人自身自由、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的管理理念与管理模式。员工的素质与活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动力,现代企业只有通过多种途径实现以人为本的管理,提高内部办事效率,不论职务内容,不分职位高低,给予员工充分的尊重,才能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企业经营管理新局面。